年轻人还有多少机会落户超大和特大城市?
(年轻人还有多少机会落户超大和特大城市?)
国内城市化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目前我国有7个城区人口超过千万的超大城市: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其中上海以近两千万的城区常住人口居首。这是第一梯队。
城区人口五百万至一千万的特大城市有14个:武汉、东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阳、青岛、济南、长沙、哈尔滨、郑州、昆明和大连。它们是第二梯队。
今年,国家开始严格控制撤县设区设市。不能撤县设区,也就意味着很多城市无法快速扩大城区面积,迅速增加城区常住人口,做大做强城市。由此可见,超大和特大城市俱乐部名额已满,该上车已经上车,不再招收新成员。其他城市再想发展成为特大城市,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
为什么超大和特大城市不能无限增加?
超大和特大城市的确有规模优势,在几千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整合各种资源和产业链,能够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有利于商家找到客户,企业招到合格的员工,技术人员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信息交流便捷。生产效率高,交易成本低,经济效益好,能够创造出上万亿元的产值,提供大量的税收。大城市能够获得设立开发区、高新区和保税区的权利,获得建设地铁城铁机场的资格,还有各种各样的优惠,所以每座城市都有做大规模的想法,每个省都有做大省会城市,提高省会首位度的规划。对于个人而言,在大城市居住,就业机会、发展空间、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和休闲娱乐资源都远远超过中小城市和农村,所以大部分年轻人都有去大城市发展的欲望。
但是人口过度集中,造成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生活不便,尤其房价大幅度上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大城市的优势。
2020年初新冠疫情期间武汉这座超大城市面临的困境我们还记忆犹新,国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耗时几个月才恢复正常。
如果武汉仅仅是一座几十万人口的城市,断然不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面对今后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我们必须作出合适的反应,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大家知道,将全部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风险很大,同样的道理,将全国的大部分优质资源集中在几个头部城市,将一个省的优质资源集中在省会,将人口和产业集中于几个经济发达区域,风险都非常大!适当的分散很有必要。
虽然英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首都是超大城市,也是唯一的超大城市,集中全国的所有优质资源,风光无限,成为这些国家的名片。
但是也有很多发达国家不采取大城市模式。例如德国,首都柏林是最大的城市,人口不过300多万,其他的城市也就100多万、几十万、十几万甚至几万,根本不妨碍德国成为经济发达国家。还有加拿大和意大利,城市规模都不大。
另外,很多超大城市位于发展中国家,例如开罗,德黑兰,墨西哥城,拉各斯,孟买,卡拉奇等,也都存在严重的大城市病。
可见,有没有超大城市不是成为发达国家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实现城市化的唯一途径。
中国有十四亿人口,体量超大,与德国不一样,与日韩也不一样。不能遍地开花都是小中小城市,仍然需要一定数量的超大和特大城市,作为领头羊,成为经济发动机,带领全国各地中小城市共同发展。目前看来,超大和特大城市加起来一共21座,这21座城市顶多容纳两亿人,完全可以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其他12亿人只能在其他大城市、中小城市或农村居住。中小城市没有必要升级,维持现状即可。换句话说,我们国家不需要更多的超大和特大城市,已有的继续存在,中小城市没有升级成为特大城市的机会了!
现在的问题是中小城市没有吸引力,留不住人口,尤其是年轻人。主要原因是:
几十年以来,为了发展经济,集中力量办大事,资源配置上向大城市倾斜,项目、资金和人才都流向大城市,很多原来分散在中小城市的优质资源也都向大城市集中。中小城市没有得到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自生自灭,产业落后,缺乏工作机会,没有发展前途,年轻人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用脚投票,选择离开。
今后要想发展中小城市,还得重新划分蛋糕,把部分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从大城市分散出去,大中小城市之间进行合理的产业分工,形成“城城有产业,家家有事做,人人有饭吃”的良好局面。今后出现的增量资源也要优先分配到中小城市,留住更多的人口,减轻超大和特大城市负荷。
当然资源分配也不能搞平均主义、雨露均沾,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才行,必须有侧重。这就是雄安新区出现的原因,也是很多省开始发展副中心城市的原因,例如四川的绵阳,湖北的襄阳和宜昌,河南的洛阳,江西的赣州,贵州的遵义,云南的大理等城市都是今后优先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显然,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必须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完善城区发展空间布局,改善环境,提升居住体验。所以大城市的落户门槛只会越来越高,越来越难!不仅要有足够的经济基础,还得较高的学历,才能在这21座超大和特大城市安家落户。前几年大专生可以直接落户深圳和杭州,现在至少本科才能直接落户。至于帝都和魔都,一直都很傲娇,更是对人才挑挑拣拣。
预计今后,不仅仅是一线城市,所有的二线城市都将提高城区落户门槛。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对于喜欢去一线和强二线城市发展的优秀学子来说,如果有机会,也有足够财力的话,还是尽早上车为妙,越往后这些城市落户肯定越困难。囊中羞涩的年轻人,可以选择二线城市。目前很多二线城市房价并不算高,例如长沙、郑州、济南和青岛,努努力还能够得上。能落户买得起的年轻人,趁着现在楼市低迷,优惠多多,可以下手了!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相关内容
- 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最低控制分数线公布
- 即日起新生儿入户可跨省(市)通办
- 「砺剑3号」伪造、冒用身份证件,浦东警方接连打击涉证类案
- 入户广州的应届毕业生补贴
- 2019年 北京户口获取指南
- 上海人身损害赔偿首次实现城乡一致,农村户口死亡赔偿将提高一倍
- 对于上海的户口的重要性,大家都是如何看待的?
- 详解怎样积够75分入户武汉,发改委、公安户政专家做客楚天都市报市民有约
- 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到期还没续签?手把手带你准备续签材料
- “毕业论文写在岗位上!”上海工匠学院开新班,有专科有本科,能力学历双提升
热门文章
- (2022年2月最新)外地人想在杭州落户,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 鼓楼洪山居民注意!居住证可线上申请
- 黄冈发布市区务工子女“最新”政策!需要提前办理居住证
- 魔都楼市!为了小孩上学买老破小挂户口,需要注意哪些?
- 高考没带身份证?别慌!民警帮你现场办
- 高考失利怎么办?是选择复读还是专升本?
- 高校难以引进国内博士人才,花1800万招回23名留学博士?
- 高考前身份证丢失,两地“绿色通道”解难
- 高校毕业生来厦落户细则出炉
- 高校毕业生怎么落户海南?住房补贴如何申领?权威解答来了
最新文章
- 深圳积分入户计算方法公式2021深户办理通道
- 深圳积分入户申请启动
- 积分入户深圳宝安
- 应届毕业生深圳积分入户条件2022新规定
- 2019年深圳积分入户业务指南
- 深户积分入户申请流程.docx
- 2022年深圳入户积分加分条件: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初级、中级、高级)
- 深圳市积分入户查询,深圳入户加分项大全!
- 2022年深圳积分入户培训机构
- 深圳积分入户的基本攻略,深圳积分入户你能加几分?
推荐资讯
- 深户2019办理积分入户办理代办机构
- 深圳补缴社保补贴竟能正常领取!引进人才的福音!
- 你在深圳积分入户系统什么时候开上犯过这些错误吗?
- 外地人在深圳应该怎么交社保呢?
- 深圳机构办理积分入户
- 深圳2022深户积分入户是几分都有哪些关键信息?快来看看
- 应届毕业生落户深圳后、还可追加补贴
- 深圳市积分入户政策(深圳积分入户条件2018政策官网)
- 深圳积分入户第二批 11月14号我提交了资料 那怎样才知道自己审核通过 在哪领取指标? 哪查询?
- 前进路上大步走深圳龙华积分入户流程和办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