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医闹”过的人能不能落户上海?你怎么看?
(「关注」“医闹”过的人能不能落户上海?你怎么看?)
有这么一则旧闻引发很多正在办理上海落户的人的热议,“医闹”过的人能不能落户上海?有人坚决反对,有人则是认为要从两方面来看。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回顾:疑似“医闹”女教师落户上海
上海市人保局的网站曾经公示了《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名单,其中第507名申办人员为某中学老师缪某。有不少市民指出,缪某曾有过“医闹”行为。
据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介绍,2015年9月26日,女教师缪某在上海某医院急诊室内就诊,与女医生发生口角并引发肢体冲突,在此过程中,双方不同程度受伤。经过验伤后,除了医生的鼻梁骨骨折外,双方并没有其他比较重的伤势。
2015年9月29日晚,女教师所在学校校长柏彬发表长微博,称该事件同社会上一些蓄意的伤医事件有本质区别,并称涉事老师绝无任何伤医的动机,事件系医患看病过程中因言语矛盾不冷静而引发的一起冲突,属于“非故意的偶发事件”。
据此,网友认为“即将落户上海的缪某是打过医生的人”,上海市民表示难以接受。于是,有市民就此事进行举报。
上海市人社部门官方微博回应:经过核查,相关上海市“居转户”的落户人员名单是根据相关的区人社部门上报材料,按照规定进行审核的。中学教师缪某的申请材料情况是真实的,而且程序比较清楚。不过根据公示阶段的市民反映,上海市人社部门将对相关情况进行复核。
这件事的结果,上海市人社局发布消息,当事人已提出了“因个人原因,自愿撤销”落户申请的书面报告。
理性审视“医闹”与“落户”
这次事件以当事人撤销申请告一段落。但事件所反映出的问题,值得我们重视。
按照之前报道所言,这名女教师并未认定是“医闹”,也未受到治安管理以上的违法犯罪处罚,可能只算作不冷静行为。她的遭遇也提醒着每一个人——我们所做的事情,都会在很长时间内留下痕迹,因此任何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一时的冲动,说不定就会在什么时候让自己付出代价。
如果道德上有瑕疵,我们可以对其进行道德上的谴责,但不应让其承担超出过错范围的代价。落户是每个申请人享有的权益,能否成功落户依据的则应是“刚性”的标准和规则,而不能被网友主观的道德判断和舆论审判绑架。
我们不能在不做调查,不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就对当事人言语攻击。这不过是简单的情感宣泄,非但不理智,而且还影响政策的公正执行。作为政策的执行者,舆论越是喧嚣、嘈杂,就越要保持一份冷静和理性,忠于职守、秉公办事。
总之,每个人都应站在法律、制度、规则的角度理性审视,切忌意气用事。
制度,合理还是不足?
这一次涉事女教师“自愿”撤销落户申请,首先表明制度的透明。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请办理常住户口,依据上海市人社局的相关规定,要有公示的环节。正因如此,缪某的个人材料在网上公示后,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并深挖出她的往事。
大城市落户申请的门槛很高,对申请者的资质、条件、个人品行都有约束。然而,申请材料大多是衡量居住时间、纳税情况等“硬杠杠”,对于个人品行等软条件很难有具体的考察手段。
尽管落户条件中有“其他方面的不良行为记录”的规定,但在我国信用社会建设初期和公民信用记录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这样的规定略显不足。一些有违道德的行为,尚无明确规定,是否进入公民信用记录依然有很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因此“其他方面的不良行为记录”难免成为一句空话。
在积分落户等规则的制定上,除了要把“硬杠杠”约束清楚,还应在促进社会和谐和提升公民素质方面,树立更明确的指标并提出更明晰的要求。
道德的砝码,究竟该有多重?
这一次上海市人社局针对网友的质疑,对当事人的材料进行了核查后表示:相关“居转户”落户人员申请材料情况真实,程序清楚。在这一点上,事实上网友并无质疑。可以明确地看出,上海市人社局说的是申请者的“硬指标”,网友质疑的是当事人的道德,彼此之间并未对位。
我们旗帜鲜明地反对“医闹”,但就“落户”而言,没有什么比规则更重要。
每个人有表达意见的权利,但最终如何处理,不能不看当事人的道德,但也不能泛道德化,还需靠法律和规则说话。因此,如何把规则制定得更合理,至关重要。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相关内容
- “政策礼包+车企补贴”带火上海车市
-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要不要迁户口?特别是农村户口
- 广州入户常见问题汇总,你想问的都在这了
- 肯德基子品牌KPRO又开新店 上海首店落户陆家嘴中心L+MALL
- 把超生孩子户口上在亲戚家,显示“父子”关系?亲生父母如何迁回
- “国家标准化妇科疾病诊疗中心”落户烟台业达医院
- 长三角跨省迁户口宣城“首单”落地
- 提醒:长沙居民在广东省办理身份证,可不再提供居住证
- 外省市人员失业保险待遇跨省市转出,可通过上海人社APP办理
- 清远户口迁移条件“瘦身”租房也可入户
热门文章
- (2022年2月最新)外地人想在杭州落户,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 鼓楼洪山居民注意!居住证可线上申请
- 黄冈发布市区务工子女“最新”政策!需要提前办理居住证
- 魔都楼市!为了小孩上学买老破小挂户口,需要注意哪些?
- 高考没带身份证?别慌!民警帮你现场办
- 高考失利怎么办?是选择复读还是专升本?
- 高校难以引进国内博士人才,花1800万招回23名留学博士?
- 高考前身份证丢失,两地“绿色通道”解难
- 高校毕业生来厦落户细则出炉
- 高校毕业生怎么落户海南?住房补贴如何申领?权威解答来了
最新文章
- 深圳积分入户计算方法公式2021深户办理通道
- 深圳积分入户申请启动
- 积分入户深圳宝安
- 应届毕业生深圳积分入户条件2022新规定
- 2019年深圳积分入户业务指南
- 深户积分入户申请流程.docx
- 2022年深圳入户积分加分条件: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初级、中级、高级)
- 深圳市积分入户查询,深圳入户加分项大全!
- 2022年深圳积分入户培训机构
- 深圳积分入户的基本攻略,深圳积分入户你能加几分?
推荐资讯
- 拟调整入户政策背后,深圳考虑的是什么?
- 全国首家“双牌照”银行为何落户前海?
- 2022年深圳创业补贴申请条件是什么?如何申请?
- 不得不看!简洁梳理深圳入户积分表100分关键知识
- 深圳积分入户专利加分项传来好消息:《深圳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来啦!
- 深圳人才引进入户体检合格吗
- 深圳积分入户条件2022政策人才引进落户后多久能拿证
- 为何2021年深圳积分入户怎样算分数如此简单?揭秘其背后的解决方案秘诀!
-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举行 我国人才引进政策更务实开放
- 人才引进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