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多地放宽落户政策,跨区域人才互认是趋势
(长三角多地放宽落户政策,跨区域人才互认是趋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卜羽勤实习生陆爽上海报道
近一个月来,随着上海、杭州、苏州等地接连放宽落户门槛,南京也正式加入“抢人大战”。南京市政府近日修订印发的最新版《南京市积分落户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8月20日起施行。《办法》明确,在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视为在南京市缴纳并赋分,落户认证区域从仅限苏州市扩大到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
“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核心,初步形成了人才一体化的雏形。”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长江经济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杨昕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未来还需从消除行政区域的流动壁垒、夯实人才信息共享平台、发挥市场对人才流动的决定性作用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高人才一体化效率。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长三角地区进一步人才跨区域互认首先需转变理念,从“以邻为壑”转变为“以邻为友”,建立和强化区域间合作交流意识,避免各省份、城市、区县形成单打独斗的局面。
姚凯同时指出,城市应根据自己现在以及未来的产业发展情况,精准吸引人才。在跨区域合作的同时,各自寻求差异化的发展。
以邻为友,消除区域壁垒
长三角地区人才落户政策进一步放松,南京市再度扩大落户认证区域范围,由仅限苏州市扩大至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
2020年9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发布《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专业技术人才资格和继续教育学时互认暂行办法》,迈出长三角地区人才互认的第一步;2021年2月20日,苏州园区出台长三角外国高端人才互认政策;近日,南京发布了关于修订印发《南京市积分落户实施办法》的通知。
一位即将从苏州某双一流高校毕业的应届硕士小王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未来想要在南京定居,但又想先去上海等其他一线城市锻炼几年,南京市积分落户新政策给了他更多选择就业城市的空间。
南京市某高校辅导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上海就业范围广和发展前景好,但同时生活成本和压力较大,积分落户新政策给了学生们可进可退的空间。
“长三角地区进一步跨区域互认,首先需要完成理念转变,将‘以邻为壑’的观念转变为‘以邻为友’的观念。”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不打破行政边界的情况下,实现跨区域的合作。相互排斥可能会造成各省份、城市、区县形成单打独斗局面,不利于形成合作交流的双赢局面。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长江经济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杨昕也指出,需要形成统一领导并强力推进,消除不同行政区域和市场分割下的流动壁垒,避免区域内各城市之间人才需求的同质化和无谓竞争,进而提高人才在全域内的共享水平及配置效率。
跨区域人才互认是趋势
“跨区域人才互认是长三角一体化的趋势之一,当长三角一体化提升为国家战略后,长三角三省一市之间的联络程度越来越热络。”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汪怿表示,从人才一体化角度来看,南京和苏州之间的互认还是在单一省份之内的,可以作为加快人才整合的一种信号,体现了人才互认互通在未来存在可发展前景。
下一步,长三角地区如何深化跨区域人才互认,促进人才要素高效流动?
在人才信息共享方面,杨昕认为应夯实包括信息平台等在内的区域基础建设一体化,建立广泛的共建、共享和共用平台,以保障人才流动的多向性而不是单向性。
在人才标准评定方面,杨昕表示,进一步发挥市场对人才流动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差别化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来优化人才布局,扩大区域内职业资格统一认证、职业资格考试统一标准的范围,统一区域内各类就业人员登记管理制度、服务标准等。
“不同行业中存在多样化的人才评定标准,一次性统一各行业的人才标准存在较大难度。我们可以找一些人才划分标准比较清晰的行业进行试点。”姚凯特别强调,可以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进行试点工作。在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人才互认的做法和标准后,再推广到整个长三角,更好地发挥示范区的示范效应。
如何避免恶性竞争
6月27日,杭州发布了《全日制本科和硕士学历人才落户政策》,提出应届生毕业两年内可享受“先落户后就业”;翌日,上海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工作的通知》;7月11日,苏州发布支持青年人才发展的若干措施,包含对青年人才最高500万元科技项目资助,最高5万元生活补贴等资金补助。
近期,长三角各地“抢人政策”愈演愈烈,多地相继放宽落户政策或提供资金扶持。该如何避免区域内城市间出现无序竞争乃至恶性竞争的情况?
“人才的流动是合作和竞争并存的。竞争不能简单说是抢人,而是以自己的优势来吸引人才,形成一种比较良性、积极的互动方式。”汪怿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另一角度来看,长三角各城市对人才的重视对于经济、产业和人才发展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长三角地区各个城市各方面都需要人才,这说明这些城市的优势在不断地强化。同时,各城市努力寻找人才,为人才选择适合的行业和地区提供了空间。
姚凯提出,城市应根据自己现在以及未来的产业发展情况,精准吸引人才,并围绕具体优势产业畅通上中下游产业链。此外,不同地区之间尽量避免产业的重合,在跨区域合作的同时,各自寻求差异化的发展。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相关内容
- 人才补贴排除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否合理?
- 出国留学的档案如何保管,你一定没留意过!
- 除了薪资,还有科研补助和25万元安家费!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招聘博士后啦
- “上海抢人落户”,意义何在?
- 各地人才补贴出炉,研究生最高能拿百万买房补贴,考研党喜从天降
- 双一流的硕博必须知道,人才引进真的很坑吗?
- 复旦等四校应届生符合条件可直接落户上海 业界:防中介炒作房价
- 大学新生入学要不要迁户口,对未来发展会有影响,准大学生要注意
- 近七成清北毕业生进入体制内,清华北大就业去向为何受关注?
- 本科生保研率高达36%,这所成立不到10年的双非,究竟强在哪?
热门文章
- (社会)上海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符合基本条件无需“打分”可直接落户
- (非上海户籍学生)在上海参加高考报名条件汇总
- (新华视点)“先落户后就业”、发放就业补贴……多地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 (上海战疫录)最高补贴300万元 上海出台两项稳就业补贴政策
- 黄浦招聘102名社区工作者!高校应届毕业生看过来
- 麻省理工学院硕士留学回国可以落户上海吗?
- 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如何落户上海?
- 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可以上海落户吗?
- 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可以落户上海吗?
- 麦吉尔大学毕业后可以上海落户吗?
最新文章
- 深圳积分入户计算方法公式2021深户办理通道
- 深圳积分入户申请启动
- 积分入户深圳宝安
- 应届毕业生深圳积分入户条件2022新规定
- 2019年深圳积分入户业务指南
- 深户积分入户申请流程.docx
- 2022年深圳入户积分加分条件: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初级、中级、高级)
- 深圳市积分入户查询,深圳入户加分项大全!
- 2022年深圳积分入户培训机构
- 深圳积分入户的基本攻略,深圳积分入户你能加几分?
推荐资讯
- 深圳积分入户2021年政策是怎样的,你符合条件吗?
- 如果想办深圳落户深圳积分入户测评背后的复杂你知道吗
- 深圳2022年积分入户细则入户新规定
- 深圳积分入户要有房才能入户吗的一些心得,不仅方便你,还节省你的时间!
- 深圳积分入户2022,入深户2022年政策
- 深圳市入户积分政策2019年
- 初到深圳如何生存|深户入户办理史上最全攻略
- 2022深圳龙岗积分入户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 深圳市创业补贴补贴和深圳市创业补贴申请截止时间是多久?
- 深圳引进人才补贴条件(深圳人才补贴政策2022)